(通讯员 葛丹丹) “大家好,今天是我第一次直播,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我们的山堡辣椒。你看,山堡辣椒颜色鲜红有光泽,肉质饱满,营养丰富,辣味纯正,是做糟辣椒、酱辣椒、火锅料的优质原料……”
永乐镇位于新蒲新区东北部,从新蒲城区驱车到永乐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。作为贵州省辣椒产业十强镇,永乐镇常年种植辣椒4.3万亩,永乐镇的山堡村更是先后获得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和全国种植业“三品一标”基地认定。为了宣传山堡村,这不,最近永乐镇山堡村党总支书记盛吉韦开启了网络直播。
(资料图)
山堡村虽偏远,但不偏僻。该村地域面积19.8平方公里,下辖21个村民小组。在山堡村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辣椒。独特的气候、土壤、光照条件,让山堡辣椒成为了辣椒中的上品,山堡辣椒这张名片亦是远近闻名。
“我的家乡我宣传,我为家乡作代言。”说起第一次直播的经历,盛吉韦说,即便早早做了准备,但直播当天还是紧张到手心冒汗。首场直播,近万人观看,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,盛吉韦的直播间辣椒卖了5000元,网友们的友好互动,让盛吉韦多了几分鼓励和信心。
村支书出镜直播带货,盛吉韦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农产品直播带货发展迅速,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搭上“电商快车”,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。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、智能手机的普及,85后的盛吉韦在村里也属年轻村干部,自然也希望能跟上“互联网+”时代发展步伐,通过互联网打破空间的阻隔、地域的限制,改变过去农村优质资源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面。
“我都是跟着网络自学,要说团队就我们村委会这几个人。平日直播最多就俩人,一个负责帮我举下手机就行。”盛吉韦说自己就能搞定,也不需要太多投入,自己先尝试尝试、摸索摸索,尽管现在拍的视频还有些抖,直播偶尔还会掉线,大家都在努力去做好。
2月24日,永乐镇在山堡村组织开展农机技能大比武,为了让大家了解山地农机,盛吉韦拿起手机便开始了直播。听到盛吉韦在直播,村民们纷纷到直播间来和盛吉韦互动,还有的特意来到现场。这天,盛吉韦通过直播,给大家介绍着现代科技为农业带来的便利,让大家伙有了更直观的感受。户外声音嘈杂,没有专业的收音设备,盛吉韦基本上说话全靠“吼”,扯着嗓门说上一个小时。第二场直播,她驾轻就熟、游刃有余。
“这段时间我们的辣椒苗还没长出来,今天我们在试验地正在种折耳根。大家看到的这块地是我们‘辣椒套种折耳根’的试验地,等到辣椒苗移栽的时候,还会在这块土上种上辣椒。辣椒套种折耳根可不可以,就靠这块试验地了······”盛吉韦第三场直播开始了。区级乡村振兴指导员,镇上的、村里的干部还有部分群众在试验地里忙碌着,希望在这块地上试验成功,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,改变原先单一的种植模式,达到一地双收效果。
“村里点点滴滴变化都值得被记住,我们有我们的山堡故事。开直播不仅仅是卖货,也希望通过网络的力量增加外界对山堡村关注度。”盛吉韦说,村里的工作也不能落下,经常当“主播”也并不现实,大家有时间,或是必要时,会不定期开直播给大家介绍山堡村。在盛吉韦看来,进入网络直播平台,是多个选择多条路,或许通过这样的方式能“链接”到更多的商机,让村民们多一份收益;或是让在外的家乡人看到山堡村的变化,回乡创业;又或是让更多的村民一起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。
学一样得一样,作为村里的带头人,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是职责所在,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是她最大的满足。盛吉韦说,她是山堡村的推销员,也是山堡村的代言人。现在盛吉韦在个人网络账号上发了3个视频,累计点赞数达4000多,网友留言600多条,有粉丝3000多个。后续,大家也许从她的视频或者直播间可以看到山堡辣椒的“成长史”。
在另一边,这段时间官田村的油菜花花得正好,该村党总支书记杨琴也开始着手准备他们村的视频了。官田村以官田坝区为示范,建设有“稻油轮作”高产高效示范区800余亩,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,以村级合作社为载体,成立了琴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注册有“官田琴乡园”商标品牌进行生态粮油销售。为了宣传官田村,杨琴也注册了网络直播号变身“网络博主”。最近杨琴在网络平台发的油菜花的视频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,自己还充当起了“导游”,介绍着村里的产业。“当导游我还不专业,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。村里计划在坝区建立一些规模不等、各具特色的接待点,对基地旁的河流进行整治,持续打造生态田园,明年再来,这里肯定更美。”杨琴说。
永乐镇有13个村(社区),打造有山堡辣椒、高粱金银花、永乐冷水鱼、官田大米、骊龙蜂糖李、骊龙祖卫果园、新民冰糖李、源泉林下赤松茸、民群羊肚菌、民群竹荪、爱国香葱、工农秘本南瓜等特色农产品。自己的家乡自己代言,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家乡的一切,后续也许还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新媒体平台的队伍中来,借着互联网的东风,各自发力,不断激发着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,不断提振着产业兴农的信心,为乡村振兴赋能,让乡村生活更美好。